咨询服务热线:400-123-2818
发布日期:2023-01-03 19:30:03阅读: 次
BOB四川成都及广东云浮市云城区对城区周边石材企业实行大搬迁,通过园区化管理,努力改变行业中存在的无环保、BOB废水直排、粉尘超标等问题,实现污水、粉尘、碎石的统一处理、回收和循环利用,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广西贺州市通过打造“由大理石原料、大理石板材和工艺品到大理石边角废料回收、重质碳酸钙超细粉、合成人造大理石及新材料”的循环产业链使边角废石变成“宝贝”,为各地解决转型发展的环保难题提供了借鉴。
与此同时,矿山规范与达标取得新进展。石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现代石材业的重要目标,相关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从源头上保障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石材协会会长邹传胜透露,石材协会正在酝酿《石材产业准入条件》,将于今年内交工信部审议,届时将对石材企业的规模、清洁生产、安全生产、能耗水平及矿山规范利用做出进一步详细要求。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深入,石材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东、中、西部的产业转移、资源开发与市场布局同步展开。
东部加快产业转移与升级。福建、上海、浙江等东部地区企业加大向中西部省区的投资,在内蒙古、BOB云南、贵州、河南、吉林、山西等中、西部地区投资石材矿山、加工基地、交易市场及机械装备制造等领域,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福建省晋江市通过关闭无证矿山和石材加工企业和推行《工艺石加工企业污染防治规范化标准》等措施实现了中低端石材企业的整体性退出,促进了产业的转移和升级。
中、西部加快资源开发和市场布局。乌江、四川绵阳、新疆的奇台、鄯善和哈密、广西岑溪、内蒙古包头、甘肃敦煌、贵州、广西来宾、湖北黄冈积极整合石材资源,加快加工基地和石材产业园的建设。河南南阳、吉林天岗、内蒙古和林格尔加强招商引资,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新疆通过铁路集装箱专列打造以上海为中心的新疆石材物流园,满足市场需求、促进新疆石材品牌化发展。为促进中、西部石材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国石材协会与成都市青白江政府联合举办了第二届西部石材产业论坛,对西部石材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指导并协助湖北石材协会研究制定了湖北石材产业“三山两园一支点”的发展规划。
目前,BOB石材业产业升级全面加速,产业集中度和产业集群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水平有所提高,产品结构调整、BOB营销模式创新取得新进展。
石材产业民营企业众多,告别单打独斗,抱团发展目前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产业集群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各地依托自身优势,通过政府引导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在石材园区的规划和建设、BOB企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福建省南安市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水头和石井两大园区,并成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当地政府以打造世界石材之都为目标,从培育石材总部基地、引导企业改制上市和兼并重组等方面入手,引导行业升级,淘汰落后企业。
山东省日照市对石材工业园企业在环保、质量、规模和资源节约等方面严格控制,通过市场化和行政手段淘汰落后,促进石材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平邑在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重点扶持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工艺先进的石材企业,通过实施龙头带动策略实现产业升级。
广东省云浮市在全国率先开展石材企业信用评价,实现企业信用标准化、信息化,推动行业自律、品牌发展和转型升级。
此外,内蒙古和林格尔、广西省贺州市、新疆的鄯善和奇台通过提高企业入园门槛、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和矿权整合等手段,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契机,学习水头等产业集群地的先进经验,提高园区建设水平和企业的加工技术水平。
从关别统计看,2012年厦门关区的进口增幅及比重不断提高,出口产品所占比重已经近60%,福建作为国际石材集散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天津关区的进口增幅及比重也逐步提高,随着天下石仓等众多项目的竣工投产,天津作为北方石材集散中心地位将逐步确立。以广西、四川和内蒙古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在石材开采、加工、销售和投资方面表现优异;昆明和南宁关区在与东盟国家的石材进出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本报记者 孙郁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京ICP证05068455 公安备案:1101053583